当周围一片漆黑的时候,能够给我们一盏灯的,也就是家了。
当我们到了五六十岁,围着世界转了一圈,还是要回家。
当我们赚了很多很多的钱,满载而归,多半是回到家了。
当人灯枯油尽的那几天,可以承载身体的地方,还是家。
有一个好的家庭,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。学习持家之道,非常有必要。
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:儒家讲究“知行合一”,佛家讲究“身心合一”,道家讲究“天人合一”。这其中的道理,用在持家上,也是不错的。
01
父亲知行合一:事干起来,就成功了一半。
很多人,在社会上多混几年,天上知道一半,地上的都知道,但是他们并没有成功。
很多男人,看到一个风口,也说了无数次,也 积极准备,还是失败了,或者打退堂鼓。看到他人成功了,就捶胸顿足。
知道是一回事,知道又行动,是另一回事。知行合一,内在和外在的统一,改命根本所在。
明代的王阳明,很小的时候,就说:“我要做圣人。”
父亲听了,不可思议,不知如何劝解。
王阳明学习朱熹,静坐,悟道,对着竹子看了几天几夜。身体扛不住了,还是没有悟出什么。
到了结婚那一天,他人不见踪影。原来,遇到一个打坐的道士,就虚心请教,学了一些养生术。第二天,岳父把他找回来。
通过科举,做了官,但是他心直口快,得罪了人,被贬贵州龙场。
恶劣的条件下,他还是坚持读书,学习做圣人。这次,有了龙场悟道的巨大转变。他的学说,广泛传开,他终于成为了圣人。
如此困难的事情,王阳明都做到了。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力量。
一个家庭里,父亲的龙头。最怕群龙无首。
好父亲,一定是实干家,会赚钱,会谋业。他的高度,代表家庭的高度。
也许父亲是普通人,但是他从来不会空想,不会无聊。就是失业期间,也能够去送外卖,动起来,养家糊口是不成问题的。
他想到摆摊,不是犹犹豫豫,而是马上去试一试。
父亲积极行动,这是对家庭的担当,是带头干的形象。
行动起来,再去累积经验,调整,大部分的情况是会成功的。这就是父亲的魅力。
02
母亲身心合一:心中有爱,何处不是水云间。
看过很多的女人,唠叨,瞎聊天,就是不见她有什么身体力行的事。
她知道孩子要努力读书,就反反复复强调:“拿起书,多看看。周末要安排妥当。”可是她自己呢?玩手机,打麻将,心思在麻将桌上、闺蜜聚会、逛街购物......
做母亲的,心在哪里,温暖就在哪里,家庭的幸福根源就在哪里。
全身心地操持家庭,幸福就处处都在。
有一个叫原梦园的宿管阿姨。她回到家,辅导儿子读书。
她发现,儿子不听自己的,自己也不知道很多问题。索性,她也开始读书,从头开始。
母子一起读书的场景,越来越浓。
儿子在好的家庭氛围里,读书厉害,还考上了研究生。
惊讶的是,原梦园和儿子一起读书,也考上了研究生。
原梦园的丈夫从技校生,到博士生,演绎了人生的传奇。
类似的情况,古代也有,宋代的苏轼,一家人都读书。母亲程夫人,还常常给儿子讲书。
身心合一,讲究的是排除“执念”,对身体和心灵进行释放,空灵之中,又自然成长,轻松引领。
做母亲的,不执着对儿女的要求,而是放松儿女,母亲自己做正能量的事情,强化家风的引领。
母亲拒绝麻将桌,多给子女做一顿饭;母亲拒绝瞎逛,多和子女一起走走,多陪伴;母亲不对父亲唠叨,而是默默地陪伴......这心思用对了,家庭就会积极向上。
03
孩子天人合一:求学问道,人帮,天助。
古人云:“得道者天助,失道者寡助。”
道,不仅仅是道德,还包括能力。
按照社交规律,一个孩子越厉害,得到的社会资源越多,被周围人帮助的可能性越大。
孩子在父母的怀抱里长大,但终究要一个人出门,融入社会。
孩子得道,社会就对他友好,也会让他成为响当当的人。
说一个大家很常见的事情:一个孩子迷路了,礼貌地问店铺老板。老板肯定会帮助,指不定还会给一些食物。一个孩子态度恶劣,认为老板应该帮助自己,可能孩子会被赶走。
人们富有爱心,但是爱只给值得爱的人。人的行为总和,就是“天”。
宋代的苏轼,到海南工作,本来是被贬,但是他不忘本,带着年轻人一起读书,和地方老百姓研究治水等。
就有老人带着海产品,给苏轼充饥。还有人告诉苏轼,如何做芋头美食。这就是“得道”的力量。
当然,孩子得道,是父母的培养,是上学的努力,还是自我的成长。不是天生的。
家里的孩子不要操心了,能够到社会上混出名堂,家庭后继有人,百年兴旺。
04
知行合一,身心合一,天人合一,都不是高深莫测的道理,而是给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的指引。
正如《朱子家训》中说的:“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,要内外整洁;既昏便息,关锁门户,必亲自检点。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.....“
一家人,高瞻远瞩,又立足当下,把赚钱、节约、读书、修房子等事情做好了,那就能心想事成。
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,并且自觉践行,家人合在一起,就是最好的样子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